頸部動脈超聲檢查是通過超聲對頸部動脈進行檢查,觀察頸動脈內中膜有無增厚,以及動脈內血流流速,判斷頸動脈狹窄、閉塞或其他病變。臨床上常用的頸部動脈超聲檢查有血管腔外超聲、血管內超聲,血管腔外超聲較少使用。
1、血管腔外超聲:通過血管腔外探頭,在病人頸部血管上放置超聲探頭,醫生通過特殊儀器進行掃描,可以觀察到頸動脈的內中膜有無增厚或斑塊形成;
2、血管內超聲:將特殊探頭插入血管內,在病人頸部血管上放置超聲探頭,通過特殊儀器進行掃描,可以觀察到頸動脈的內中膜有無增厚或斑塊等;
3、增強CTA檢查:在病人受檢側頸部血管內注入碘對比劑,一段時間后通過特殊儀器掃描,判斷碘對比劑在頸動脈中的流速,進而判斷頸動脈是否存在狹窄或閉塞;
4、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: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是在磁場下進行掃描,觀察頸部血管的流速,判斷頸動脈是否存在狹窄或閉塞。
通過上述檢查可以明確頸動脈是否存在狹窄、閉塞,以及頸動脈周圍是否存在斑塊等,臨床上廣泛應用于頸部動脈瘤、頸動脈狹窄、頸動脈閉塞等疾病的診斷。尤其對于經過造影檢查后存在困難的頸動脈疾病,可以通過此檢查進行明確。
頸部動脈超聲檢查時,需要病人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檢查,避免由于姿勢不當等因素導致結果不準確。如果存在斑塊等情況不能明確,還需要進行增強CTA或核磁共振等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