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前超聲檢查通常包括胎兒的大小、胎位、羊水分布、胎盤等情況,根據這些指標可評估胎兒的發育情況,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。
1、胎兒的大小:根據超聲測量胎兒各個器官的大小,來評估胎兒體重。當妊娠小于16周時,胎兒較小,尚無法看清。孕16周后,胎兒的大小已經接近成人。因此,在孕16周之前,需多次測量胎兒的頭圍、腹圍、股骨長度,以及肱骨長度,以判斷胎兒的體重;
2、胎位:正常的胎位為枕前位,即胎兒的頭部朝下,臀部朝上,這種胎位利于分娩,也有利于觀察胎兒各個器官,以便及時發現胎兒畸形或者臍帶繞頸等問題。如果胎位不正,可以及時進行糾正;
3、羊水分布:根據超聲檢查羊水的量,來判斷羊水是否充足以及是否存在羊水過多、羊水過少等問題;
4、胎盤:根據超聲檢查顯示的胎盤面積及厚度,來判斷胎盤是否存在發育異常等問題;
5、臍帶:根據臍帶插入的位置,來判斷是否存在臍帶繞頸、臍帶扭轉以及臍帶水腫等問題。
此外,產前超聲檢查通常在妊娠第20-24周進行,可通過此檢查了解胎兒發育是否正常以及宮內安危情況。如果出現異常情況,應及時進行相應處理。產前超聲檢查可在無菌環境下進行,檢查前需適當憋尿,待膀胱充盈后,才可以看清胎兒各個器官,并且要注意檢查時間。